科学家一直在收集各种动植物样本,并将其储存在全球各地的生物资料库内。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环境灾难和战争等因素可能会对这些生物资料库构成威胁。为了找到新的样本“避难所”,有人脑洞大开,提议在月球上建造此类生物资料库,即所谓的“月球方舟”。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保护物种多样性,是为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在月球上建造此类生物资料库,保留生物的‘火种’是一个很有趣的想法。随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如火箭发射技术不断跃升,且成本不断降低,在月球上建造此类‘方舟’并非难事。”
创建基因库以保存并在未来恢复失去的生物多样性的想法并不新鲜。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700个种子库,保存了240多亿颗种子,涵盖了约40%的已知植物物种。比如英国的千年种子库已保存了超过20亿颗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种子,涵盖了约40000个不一样的物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库;挪威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则利用北极的极寒天气,储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0亿颗种子样本。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早在3年多前,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太空和地面机器人探索实验室负责人杰坎·坦加就呼吁,将地球上670万种植物、动物和真菌的卵子、、种子和孢子的样本送到在月球上建造的“方舟”中。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玛丽·哈格多恩表示,科学家可在“月球方舟”上储存成纤维细胞。这些细胞可被转化为干细胞并用于克隆,这对于再生濒危或灭绝物种,以及未来人类在月球或火星建立ECO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杨宇光指出:“地球环境并不稳定,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超级火山等全球性灾难的威胁一直存在。从较远的时间尺度来看,直径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并非没有。‘月球方舟’有望在发生全球灾难时保存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地球上任何生物的存在都是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是否为不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留存‘火种’值得深入研究。”
坦加建议,将“月球方舟”建在月球地表之下中空且冰冻的熔岩管内,由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他解释道,送上月球的样品需要处于极低温度下,不被打扰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月球上存在着由远古熔岩流冷却后形成的地下隧道系统。“月球方舟”建在这里,有望抵御月球表面极端温度变化以及宇宙辐射。
在8月初举办的美国航空航天学会航空论坛上,坦加等人进一步概述了其计划。他们设想“月球方舟”由一系列低温圆柱体组成。这些圆柱体可在月球熔岩管附近就地组装。着陆器将装载生物物质的预制冷冻室从地球送达此地,然后首尾相连组装成圆柱体,并在熔岩管内连接在一起。
坦加团队计划为此研制名为“SphereX”的小型跳跃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成群结队地进入熔岩管,利用搭载的相机和激光雷达收集月球尘埃和岩石样本,同时收集关于熔岩管结构、温度和物质组成的数据,从而确定该处是不是适合建造“月球方舟”。
但哈格多恩指出,建造在熔岩管网络内的“月球方舟”需要配备太阳能冷却系统,如果电力丧失,样本会遭到毁坏。
哈格多恩团队提议,在月球南极的永久阴影区建造“月球方舟”。因为这些区域通常保持在零下196℃左右,这是长期储存大多数动物细胞所需的最低温度。此外,在这些区域,“月球方舟”不需要能源或持续的人工维护。
不过,坦加和哈格多恩都承认,在月球建造“方舟”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如何将这么多样本发射到月球上,怎么样处理辐射以及微重力环境对样本的长期影响等。
坦加表示,实现目标大约需要向月球发射250次火箭。对此,杨宇光指出:“随着可回收火箭的不断问世,以及火箭发射成本的不断降低,将所有必要的动植物基因送上月球的开支也会降低。”
哈格多恩团队正在设计防辐射样本储存容器,计划在未来的月球任务中测试防辐射样本容器原型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月球科学家本杰明·格林哈根则提醒注意灰尘。他表示,灰尘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月球方舟”的密封性是一个首要考虑的问题。
新产品出售的收益占据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大大的提升13秒。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路灯开启时间刚刚好,真是‘无缝对接’啊!”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一家蛋糕店的店主何伟十分疑惑:路灯是咋做到这么准时的?
从“制”到“输”、从“储”到“用”,如今,张家口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全新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国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本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有了路线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
搪瓷反应釜厂家澳客官网电脑版登录-彩票电脑app官方版下载,主要生产销售搪瓷反应釜、山东搪玻璃反应釜等产品,参数说明详细,,订购价格有优惠 网站地图